【资料图】
收回、利用乡村被侵占集体资产资源,盘活乡村低效闲置资源,是富民强村的重要路径,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淮安市淮安区漕运镇紧紧围绕市、区两级关于“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多管齐下摸家底、动真碰硬收资源、因地制宜强效能。当前,全镇34个村居紧抓政策机遇,不断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点石成金,“撂荒地”变身“聚宝盆”
“田里水汪汪,一年一季稻,守着好资源,日子穷巴巴。”过去几年,漕运镇新庄村一直是“经济薄弱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年集体经济收入仅有10多万元,村庄环境脏乱差。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新庄村通过宣传引导、协商谈判和依法行政等多种方式,将村部东侧以100—200元/亩低价发包的300亩沟塘和柴田尽数收回,借助占补平衡项目实施契机填土复垦,形成耕地350亩,净增土地面积50亩,对外发包后预计新增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另外,新庄村还将村部西侧160亩的废弃鱼塘、荒地整理复垦,以900元/亩的价格,集中流转给淮安楚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金鱼养殖示范基地和生态旅游观光园,扮靓村庄环境的同时,更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增收近10万元/年。
化零为整,“一盘沙”化作“一盘棋”
“下村组,亲力为,实地作为。动真格,刹歪风,治理增效。该清清,应收收,还公于民!”在“江苏省百名示范村书记”杨勇的带领下,中太村“两委”干部全方位宣传发动、拉网式摸底排查、下真功回收利用,将“沉睡”资源全面唤醒。经过科学谋划,中太村将290户农户共计837亩的责任田整体租用,以1200元/亩的价格流转给淮安区恒越新能源有限公司运营光伏发电项目,小田变大田后预计溢出面积100亩,村集体将每年新增发包收入12万元,另外收取管理费用8.4万元。此外,中太村利用白马湖取水口拆迁契机,在白马湖畔整理出74.3亩土地打造“月牙湾采摘园”,由村集体种植西瓜、黄花菜、桃树、李树等经济作物,广泛吸引游客休闲、观光、采摘,每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约8万元。“夏日飞花遍地香,时下鱼虾蟹儿黄,白马湖边朋友多,湖里湖外美味尝。”杨勇书记向外推介本村特产特色时,自豪满满、信心满满。
推陈出新,过去的“脏乱差”现今成为“网红地”
悠悠运河贯古今,百里画廊好风景。在京杭大运河漕运镇段,波光粼粼的水面、郁郁葱葱的堆堤、干净整洁的208县道交相辉映,如三条丝绸相伴绵延50余里。过去,因为缺乏统筹规划与集中整治,运河边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圈乱养的现象时有发生。在镇党委政府的科学规划和统筹安排下,沿线6个村居将公共空间治理工作与人居环境整治、清洁家园行动、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充分结合,兼顾“颜值”与“效用”打造了最美农村路,在两侧栽植桂花、香樟等高水平绿化。严庄村境内的亲水台、紫明塔、村民健身广场以及3公里长的河畔健身步道,吸引了众多游客观光打卡。人在画中行、画在景中美,“脏乱差”旧貌展新颜,真正成为了人人向往的“网红地”。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接下来,漕运镇将继续以“腾挪空间资源、优化空间布局、完善空间功能、提升空间效益”为导向,不断加强党建全方位引领、纪委过程性监督,进一步夯实治理成效,全力以赴加强公共空间治理,让富民强村的成果惠及每一户人家,真正实现还公于民、造福于民。
来源:新华日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