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儿童节,但是却有专门描绘小朋友玩乐的“儿童题材绘画”,那就是婴戏图。
明 计盛 《货郎图》局部
(相关资料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黄宾虹在《虹庐画谈》中认为宋画“一人、二婴、三山、四花、五兽、六神佛”。13 这一论断在凸显宋代婴戏图创作盛况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郭若虚“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树石,花鸟禽鱼,则古不及近”的说法。14这说明婴戏图进入宋代后其留存数量、创作规模、参与画家、绘画质量均为其它朝代所无法比拟。
清 丁观鹏《照盆婴戏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婴戏图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发展至唐宋时期技巧渐趋成熟,宋代更是婴戏图的黄金时期。
宋 佚名 《浴婴仕女图》局部
美国佛利尔美术馆藏
宋代婴戏图的广泛传播则是因为两宋战乱,灾荒频繁,人口骤减,当朝政府为感召民众,提高人口数量,遏制“不举子”行为,所以从上至下推广婴戏图,大力宣传多子多福思想。
南宋 佚名《小庭婴戏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儿童题材的绘画为什么会出现呢?
① 养儿防老、多子多福、人丁兴旺,这都是古代人们的理想,从而也出现了大量的《百子图》《莲生贵子》等作品。
② 扬社会教育的需要。古代绘画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人们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情操的教化,传统的儿童题材工笔画最初也承担着社会教化的作用,唐代张彦远《历代名远《历代名画记》里也提到“成教化,助人伦”,很多作品借历史故事,来宣扬封建社会道德,反映当时社会生活。
▼
那就从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婴戏图”。
看看古代的小朋友
没有电脑电话、没有动漫游乐园,
他们是如何游戏的呢?
苏汉臣《秋庭戏婴》和《冬日婴戏》双幅都是描写庭园中的孩童嬉耍活动。
北宋 苏汉臣《秋庭戏婴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秋庭戏婴图》画面右侧为高耸奇石与芙蓉,一对孩童弯身专注地拨玩枣磨;
电视剧《知否》中推枣磨片段
推枣磨:推枣磨是古代常见的益智玩具,这画中的姐弟俩为了争个输赢,聚精会神于眼前的枣磨,连散落在另一张桌子上的转盘、小塔和铙钹都无暇理会。
北宋 苏汉臣 《冬日婴戏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冬日婴戏》是于左侧画奇石,梅,竹,山茶,一对孩童手舞足蹈地逗弄着小猫两幅画一写秋景,一写冬景,孩童都是一男一女的组合;手持五色棋的梳髻女童,也像是护卫着手执红线的男童。
北宋 苏汉臣《秋庭戏婴图》国立故宫博物院藏。轴,绢本,设色画纵:197.5厘米,横:108.7厘米北宋·苏汉臣《冬日婴戏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两件作品呈现了天真童趣,手足融洽的气氛。画中孩童虽是稚幼神态,但一动一静之间却都流露着和谐安乐的情调,在讲究热闹的婴戏图绘中显得独树一帜。
▼
童年无法重来,陪伴可以制造更多回忆。
少年强则国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只要心中永葆童心,永远充满年少的勇气与激情,老去的便只能是岁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