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来源:经济日报
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继续下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下降、同比微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同比均继续下降。一系列指标表明,当前需求继续恢复,但总体偏弱,经济恢复发展基础仍需巩固。
作为宏观调控两大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能调节社会总需求水平。二者应充分发挥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作用,加强协调配合,特别是在拉动投资、降低企业成本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4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从今年情况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扩内需力度不小。财政支出保持较高强度,前4个月同比增长6.8%,这一增速比收入增幅高出不少。作为拉动有效投资的重要工具,专项债券加速发行、使用,一大批惠民生、补短板、强弱项的项目建设实施。货币政策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运用多种方式投放流动性,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当前,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需求仍然不足,居民消费有待提振,民间投资还较疲弱。由此,宏观政策不能松劲,有必要继续加力扩大需求,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财政支出要继续保持较大力度。在收支紧平衡的状况下,要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确保支出力度,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加大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千方百计增厚居民“钱袋子”,增强对未来的预期,充分释放消费潜力。近期,有关部门推出了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等政策,一些地方发放消费券,通过政府补贴激发居民消费热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财政促消费要注重精准施策,把宝贵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在支持汽车、家电、餐饮、旅游等重点领域消费的同时,挖掘新的增长点,充分放大财政资金的撬动效应。
要更好发挥专项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今年以来,各地用好提前下达的新增债务限额,早发行、早使用,对扩大有效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不少省市根据全年新增债务限额调整预算,进一步明确专项债券支持重点。各地要用好用足限额,合理安排发行计划,加快债券资金使用,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同时,绩效理念要贯穿投资始终,不断提升项目质量,发挥债券资金效益,防止盲目扩大投资。
要加力降低企业成本,更好为经营主体纾困解难,稳定预期,提振信心。今年前4个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4689亿元,有力减轻了经营主体负担。下一步,要对税费支持政策加强跟踪问效,优化落实举措,回应经营主体关切,增强精准性、针对性,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等的支持力度。同时,继续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经营主体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关键词: